中新網11月10日電 臺灣《旺報》10日刊發評論文章《臺灣如何應對大陸的“富豪崛起”》說,福布斯雜志2009年中國富豪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入榜富豪們的財富凈值普遍激增,“10億美元俱樂部”的財富凈值加總,大約等于臺灣一年GDP的四分之一。然而,大陸富豪越來越搶眼,有好處也有壞處。以臺灣人的眼光,來檢視大陸這種“富豪崛起”現象,更應注意到,這些富豪們的經營手法對大陸臺商造成的影響。
福布斯雜志2009年中國富豪榜,日前在上海公布,前三名依序是王傳福、劉永行、宗慶后,其發家產業依次是電池、飼料、食品飲料。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入榜富豪們的財富凈值普遍激增,以致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人數,從上年24人增為40人,這個“10億美元俱樂部”的財富凈值加總,達到1060億美元,大約等于臺灣一年GDP的四分之一。對于這份名單,臺灣人該有什么樣的想法與做法?
首先,我們注意到,大陸富豪的財富總量,不畏國際金融海嘯沖擊,而呈現持續激增現象。這與一年多來,大陸廣大中小企業發展力道偏弱的形勢,成了反差局面。很顯然地,大陸企業生態正在走“數大為美主義”的路線,越大者越有優勢,越能享受“滾雪球”效應。所以,企業界都在拼“大”,聯營、購并、參股等活動非常熱鬧。國有企業是如此,民營企業(包括私營企業)也不例外。民間富豪的人數快速增加,與其個別規模的持續膨脹,原因有一大部份在此。
大陸富豪越來越搶眼,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使中國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即讓全世界了解到,中國這套意識型態,和資本主義有很大的交集和互通的空間,西方國家大可放心和中國交流、交往。然而,中國富豪的坐大,卻會帶來內政上的壞處,就是擴大了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使政府施政增加了不少難題。還有,某些富豪在追求急速擴張事業的過程中,因手法過激,攪亂了市場秩序,甚至逾越法律分寸,也造成多方面的困擾。
以臺灣人的眼光,來檢視大陸這種“富豪崛起”現象,更應注意到,這些富豪們的經營手法對大陸臺商造成的影響。因近年來,臺商已深深感受到,大陸富豪們為了快速擴張事業,也把臺商專擅領域,列為攻取的主要標的。除千方百計擠占臺商產品市場外,還有一些大陸富豪,是有心要購并臺資企業,把臺商的經營成果“整碗端去”。
大陸臺商本已是這波金融海嘯的受害者。因外銷導向臺商受損嚴重,連帶使全體大陸臺商的經營氣勢趨弱。今天臺商們想要轉攻大陸內銷市場,卻又面對大陸本土企業的挑戰,其中,大陸民間富豪們,因其經營的產業別,與臺商中小企業雷同,對后者拓展內銷的牽制力尤大。
對此,臺當局及企業輔導機構,不宜光對大陸富豪榜單評頭論足,而應項目研究大陸富豪崛起,對臺商經營所造成的沖擊,以徹底找出問題點,并從中尋求臺商最適的競合之道。而臺方最佳的應對方法,應是積極吸引大陸富豪來臺投資,以借臺灣較開放與較成熟之市場平臺,讓對方與臺灣企業之間,建立透明化與規范化的互動、競合關系。其中有些雙方企業若彼此相投合,可以結成戰略伙伴關系,一起開拓大陸市場或全球市場。這樣比起臺商在大陸人單勢孤,容易遭受夾殺,要更令人放心。
大陸民間富豪若能擴大投資臺灣,將使陸資入臺領域,多了民間成分,相對淡化大陸國有企業投資所帶來的“官本位”色彩。這有助兩岸經貿的穩健發展。
?
- 2009-10-22中國富豪需避“向善無門”尷尬
- 2009-10-18買世界最貴豪宅的內地富豪是何方神圣
- 2009-10-16房地產多富豪還要持續多久
- 2009-10-15中俄匈三國富豪榜之比較
- 2009-10-09科學家名列“富豪排行榜”是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