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娛樂事件演繹為口水戰,總是格外吸引眼球,最近就有一件——主持人浩天參加《舞林大會》因動作失誤,令舞伴倒在地上,評委方俊批之“讓你進復賽是個失誤。”賽后浩天覺得自己受了侮辱,兩人矛盾升級,甚至要到《新老娘舅》說個清楚,連趙忠祥也趕來評理。兩方掐架好不熱鬧。
平心而論,剛看到這場公案,第一反應是炒作。選秀節目玩多了,選手被評委罵得淚灑當場,觀眾早就見慣不怪,如今更流行刺頭選手,與評委爭鋒相對,才有噱頭。中國第一代選秀評委盧中強就曾爆料,評委們沒給選手上課前,電視臺已經先給評委上了一課:要按照經典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的樣式來,評委少不了三種人,一是以非專業的姿態關愛選手的媽媽評委,二是擺酷搞笑的評委,三是以專業論調給選手挑刺的評委。環顧如今大小選秀比賽,評委結構大同小異,而方俊分到的角色就是不討好、最出彩的挑刺評委,瞄準浩天開火,本是他的職責。只不過,靶子不肯好好配合,于是茶碗里的風波搞大了。網友們干脆各打五十大板,并稱“上海人玩不起就別玩。”把兩個人的爭論上綱上線,讓一個城市的人頂包,顯然以偏概全,不過爭議中不乏讓人思索的地方——把別人的評價當成鏡子,也許會看到自己身上需要修理的地方。
迎接世博,我們常說,與時俱進地培育城市精神,塑造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新形象,可惜知易行難。為什么方俊的批評會引起如此大反彈?毒舌評委到處有,批評智慧卻有高下之分,像網上流傳的包小柏語錄,專業得幾近“秒殺”選手的評語令人捧腹,“你的海豚音不像維斯塔,倒像是‘被害死’”“你比較像是在走地下通道,而不是在唱《味道》。”與之相比,“你最差”“你最不合適”火藥味十足,又少了包容性。一旦無以包容,排斥他人同樣意味著否定自身,難怪要鬧上《新老娘舅》。聯想到地鐵里人擠人爆發的爭吵,街頭車輛擦碰引發的爭執,本是芝麻綠豆小事,卻往往由一句沖話開始,既而升級到上海人外地人之爭,“開明睿智、大氣謙和”早隨著刻薄話飛到九霄云外。
至于浩天,大可不必為幾句評語較真。出席一個娛樂節目,就要有“被娛樂”的思想準備。動輒面紅耳赤,視評委為敵人,娛樂精神跑到哪里去了?那些難以接受別人說自己弱點的人,大多對形象保護有些敏感。注重對自身形象的維護沒有錯,但是我們又該以什么樣的姿態去維護自身形象呢?大氣謙和的態度永遠比咄咄逼人的反駁更有力量。不懂得用開放的心態去建設新形象,而是動輒以被歧視的脆弱姿態來抗議,倒真顯得有些小氣了。娛樂節目里,玩沒有規則,只有態度。生活里,培育城市精神沒有捷徑,只有時刻問問自己,是不是為了一時之氣,一不留神成了玩不起的上海人。
- 2009-10-21不要過度娛樂化解讀文強的坦白
- 2009-10-21是自娛自樂還是供人娛樂?
- 2009-10-15關了網吧,冠縣人上哪里娛樂青春
- 2009-10-09娛樂圈“丑聞經濟學”屬病態
- 2009-09-30“泛娛樂化”現象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