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2009年第17、18次會議27日召開,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華星創業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創業板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9月28日《揚子晚報》)
對華誼兄弟獲準創業板上市,其實并沒有讓人看到驚人的一面,而是華誼兄弟的娛樂面,因其是明星而被一路看好,才“過五關斬六將”,進入融資的創業板。
其實,批準創業板的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企業,為風險投資和創投企業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為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供融資平臺,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給我國民營企業一些創業的機會,從而解決融資難,制約資金發展的瓶頸。這樣一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通過創業板個個成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這都不足為怪,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桿桿,撬動起資金的源泉。
如今華誼兄弟既沾創業板的光,也沾國務院剛剛討論通過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光。創業板是給華誼兄弟一個平臺一個載體,而《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給了華誼政策和信息,通過華誼的上市,進一步造就我國一些民營文化產業集團,促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華誼兄弟獲準創業板,正如此間有東方證券媒體分析師張小嘎所言:“ A股沒有與華誼兄弟有可比性的公司,雖然不乏影視制作公司,但一般在主營業務中占比都很小,從知名度、收入等方面與華誼兄弟沒法比”。可見華誼兄弟是與眾不同,其產業主要是娛樂,更由于其是一家民營企業,既符合《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要求的,也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
但有一點,作為創業板上市,華誼兄弟娛樂業是一個方面,但不應成為主要方面,業績應該是主要的,沒有良好的業績,如何在創業板市場打拼,如何給眾多投資者、給股民一個交待,讓投資者信服,股民購買股票先看業績,再看題材。或許如今文化娛樂題材鳳毛麟角,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日趨完善和健康發展,創業板的積極推進,更好更多的文化娛樂產業板塊會進入股市,與其給文化產業降低門檻,還不如乘早嚴格控制,讓業績優良題材更新的產業積極融入到創業板塊中去。
華誼沾了誰的光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創業板放進了華誼,應繼續監督和規范,促進其更好發展,通過證券市場融資,讓民營文化產業獲得發展的機會,促進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 ![]() |
- 2009-04-01創業板不應成為迷你主板
- 2009-04-23時代悲劇造就了證券界死刑第一人
- 2009-03-27讓時間來揭開證券死刑第一案真相
- 2008-12-04能不能為拍電影發行證券?
- 2008-03-14中國證券報:中國富人當學巴菲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