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報道,北京大學近日結束了全國高招錄取工作。今年該校全國計劃招生2650人,因生源優秀適當擴招,錄取總數為2761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代表中國隊參賽的19名隊員中,除1名學生去向未定外,其余18人有16人均提前選擇了北大。
有意思的是,同時各地封殺奧數的消息卻不斷傳出。這里面,成都很有代表性。為徹底封殺“瘋狂奧數”,在日前舉行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成都市副市長傅勇林明確表示,將用一年的時間,分批分類,徹底整治“奧數難題”。據悉,這將是成都歷史上“對奧數整治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措施甚至包括,教師染指奧數可被開除。
其實奧數本無罪,它是很冤枉的。就像一把刀,殺人,就叫兇器;切菜,就叫廚具。是全民對奧數的瘋狂,讓“奧數”做了替死鬼。對于“瘋狂奧數”,數學家早就不滿了。國際級數學大師丘成桐曾表示,奧數正在扼殺數學天才。著名數學家楊樂去年在江蘇參加了一個報告會,會上有個四年級孩子提問:因為上一所好中學要有奧數競賽成績,所以他和同學要上很多培訓班,“奧數真的有用嗎?”楊樂說,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定位本來是一部分對數學有興趣的高中生,但是現在不僅高中生有奧數競賽,初中生、小學生也有。而即使在國際競賽拿到了好成績,也沒有什么好驕傲的。因為奧數培訓班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突擊訓練,這個突擊訓練對將來成為數學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更痛下斷言:“奧數之害遠甚黃、賭、毒!”有統計顯示,到去年為止,歷屆奧數競賽成績,中國以14次居總分第一的佳績笑傲列國。但是這成績和我們的基礎科學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符嗎?
然而數學家還是“天真”的。我們對奧數的瘋狂,絕不是要“將來成為數學家”,而是要考學。正因為有著濃重功利色彩,所以如今奧數已經滲透進中小學每個角落,并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現在,包括奧數在內的四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參賽隊員,絕大部分進了北大。“國際競賽”、“為國爭光”、“北大錄取”,這些詞匯串在一起,早已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如果每年的這類消息都被視為“積極、正面”的話,那么現在封殺奧數的做法怎么解釋?“肯定”它,則必然涉及很多地方封殺奧數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否定”它,如何“否定”?以北大在中國的標桿一般的地位,實際上根本“否定”不了。這些參賽隊員都被中小學校的師生們視為榜樣、標志、偶像,而且將會促使他們更多地去培養自己的“參賽隊員”。
這么看,北大對奧數的“肯定”,似成了一個無解的悖論。(馮庸)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7-10封殺奧數,革應試教育的命!
- 2009-08-03“加分門”,更換校長就能了?
- 2009-07-30高考加分向何處去?
- 2009-07-23專家子女考事業單位加分,不公平
- 2009-07-31高考加分,別把老百姓當“阿Q”
- 2009-07-31高考加分丑聞何以族群化呈現?
- 2009-07-22“加分”何以成為納賢的“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