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在全區公檢法系統競職筆試中,突破常規思維,聘請18名少先隊員擔當“監考官”,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生“秉公執法”,當場抓住25名作弊考生。此舉因“大人的事小孩干”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據7月30日《蘭州晨報》)
小孩不懂也不吃大人的“那一套”,說話做事直來直去沒有遮掩,“小孩說直話”便是這個理。涼州區正是利用小孩這一“不懂事”的特點,讓小學生擔當起了監考官,據說比大人監考的效果好得多,這從抓住25名作弊者的“碩果”中可窺出一二。
武威市一名參與過多次監考的干部高先生告訴記者:“大人在擔當監考官時常常會有更多的顧慮:管得太松就是失職,管得太嚴又怕‘引火燒身’,往往會形成監考的‘中庸之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確!若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大人監考,效果肯定不及小學生監考。
一方面“大人”監考“大人”,不免有些顧慮或受利害關系羈絆而不敢行使監考權,另一方面小學生與這些“大人考生”毫無利害關系,全憑親眼所見“秉公執法”。“小學生監考”奏效的原因也就在于“監考官”與“考生”無利害關系這一點上。涼州區此招不得不讓人夸贊其有創意,也頗具科學性。
在全國各種“大人考試”作弊現象屢見不鮮的今天,涼州區的“小學生監考”模式頗具借鑒意義。既然在“大人考試”中如此奏效,不妨推而廣之,將“小學生監考”模式引入到全國各地的“公權監督”機制中如何?對于無固定“考場”的公權行為,“小學生”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則是普通公民,即讓沒有直接利益瓜葛的基層公民參與到“公權監督”中來。正因為沒有直接利益瓜葛,普通公民的監督行為更顯得客觀公正,也更加有效。
特別對于一些公權“監督死角”,自上而下的內部監督更顯乏力,如地方一把手和部門領導的公權行為、行使監督權的紀檢機關等等。此等情況,全民監督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是“小學生模式”,但這種自下而上的監督更具勇氣,更能客觀公正地行使監督行為。要知道,這些“監督死角”并非內部人員沒看到,而是作為下屬,不敢行使監督權而已。
對于全民監督而言,公權部門開放透明地公示其“公權行為”是前提,若少了公權部門的主動配合,全民監督就不可能奏效。就像涼州區眾多“大人考生”一樣,公權部門要敢于面對所有公民的監督,這樣,“小學生模式”的全民監督才能有效進行。唯恐公權部門像“25名作弊考生”一樣害怕被揪出問題來。但人正不怕影子歪,公權部門只要不舞私違紀,公開公正地行使手中的公權,便完全用不著懼怕來自全民的監督。(彭旭)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7-30“小學生當監考官”摑了紀委一耳光
- 2009-07-31小學生當監考官的角色錯位
- 2009-07-31小學生監考折射出大人的悲哀
- 2009-07-31小學生監考"公檢法"不能承受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