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哀嘆“阿拉伯之春”未能結出民主之果
www.xpshebei.com?2013-02-17 11:04?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月15日文章】題:革命之后 突尼斯一名重要的反對派領導人最近遭到暗殺,給這個國家的未來走向蒙上了陰影,許多人原以為,突尼斯會成為“阿拉伯之春”運動所席卷國家的民主過渡樣板。令人悲哀的事實是,許多革命的最終結果是獨裁政治的卷土重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即便過渡進程磕磕絆絆、曠日持久,最終也會帶來穩定的民主。 2010年底從突尼斯開始的這場革命和成為“阿拉伯之春”特色的民眾抗議活動迅速蔓延到中東和北非,向根深蒂固的專制政權發起挑戰,也讓人們將這場運動與柏林墻的倒塌相提并論。對于許多人來說,自由和民主的傳播似乎不可避免。 然而,敘利亞發生的流血內戰還在繼續,埃及總統穆爾西和穆斯林兄弟會則在籌劃將老套的奪權做法制度化。在突尼斯,執政的伊斯蘭政黨復興黨殘酷對待非宗教派別。 這種挫折見得太多了。大多數革命只是用另一個獨裁政府替代現有的獨裁政府。 自二戰結束以來,大約發生了50場最終要么推翻專制政權、要么給“有瑕疵的”民主制度帶來重大政治變革的重要革命。對于在獨裁環境下爆發的革命,只有大約三分之一以走向民主而告終。 不過最終在革命的動蕩之后涌現的為數不多的民主仍然讓人有理由感到樂觀。這些民主進程有一小部分重新陷入獨裁政治。吉爾吉斯斯坦在“郁金香革命”之后出現了向專制制度倒退的情況。 民主進程也許還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阿根廷、法國、秘魯和泰國等國家在民主過渡進程中出現的民主和獨裁交替的局面絕非個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1-22]第三屆阿拉伯經濟首腦會議在利雅得召開
- [ 01-19]2012年寧夏對阿拉伯國家出口額增長35%
- [ 12-27]敘利亞佳麗摘得“阿拉伯世界小姐”桂冠(圖)
- [ 12-13]"刀鋒戰士"再創奇跡 400米跑完勝純種賽馬(圖)
- [ 12-07]寧夏將建中國內陸地區首個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 [ 12-02]阿拉伯半島的血腥鯊魚貿易 魚翅消費是罪魁
- [ 11-17]突尼斯外長呼吁阿拉伯國家致力于結束以巴沖突
- [ 11-01]沙特阿拉伯首都發生爆炸 一棟大樓被炸毀傷亡不明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