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至三號機組13日進入清除高放射性積水作業流程。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打算在40小時內清除積水700噸,消除現階段阻礙作業人員進入機組地下室維修的主要障礙。
東電公司確認,當天上午里氏5.8級余震沒有破壞核電站設施,排水作業沒有受到影響。
排水
待清除高放射性積水位于三套機組地下室以及聯通地下室與機組外建筑的地下通道內。3月底,作業人員嘗試性進入3號機組地下室時發現積水;后測定,積水所含放射物質超出正常標準1萬倍。
現階段,3套機組地下室內均有不同程度積水,且均為高放射性廢水。
東電工程師判斷,積水可能標示核電站二號機組堆芯出現芯熔狀況。芯熔產生的高熱破壞儲水或冷卻設備,致使廢水流出,淤積在地下室內。
作業人員自12日晚間開始在2號機組作業,清除廢水。截至13日清晨,至少200噸廢水已轉移至機組外的密閉容器。按東電公司計劃,14日午夜前需抽出2號機組全部700噸廢水,方可為下一步的人員進入創造條件。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西山英彥13日說,12日晚間至13日上午,2號機組地下室積水水位已下降4厘米至5厘米。
降溫
按現有作業速度,排水作業需耗費相當長時間。
共同社報道,東電最終需清空3座機組內總計6萬噸高放射性積水。
13日清晨,核電站附近地區發生里氏5.8級余震,清除廢水作業一度中斷,確認安全后,作業上午7時30分(北京時間6時30分)繼續。
另外,東電公司12日下午發現4號機組乏燃料儲水池水溫異常。正常狀況下儲水池水溫應當在20攝氏度至30攝氏度。12日取樣測溫表明,4號機組乏燃料儲水池水溫達到90度。
12日晚間開始,作業人員向4號機組乏燃料儲水池灌注冷卻水。截至13日上午,已灌注195噸冷卻水。
與1至3號機組不同,4號機組在3月11日地震海嘯來襲時處于檢修狀態,所有燃料棒均處于儲水池內,測溫儀器沒有損壞,使4號機組成為眼下唯一還能自動監測冷卻水溫度的機組。
截流
東電公司說,上月大地震后,福島地區連續發生中高震級余震,使1至3號機組內部水位不斷下降,注水冷卻作業不得不持續進行。
僅4月12日一天,日本東部、中部、東北部總計發生有震感余震126次。
先前,向乏燃料池噴水作業過程中,東電發現乏燃料池上方6米處空氣中所含放射物質活度達到每小時84毫希。隨后,作業人員在乏燃料池中取水400毫升,定于13日送交檢測,分析乏燃料受損程度。
作業人員13日還將在2號機組冷卻系統進水槽加設鋼板幕簾,用于防止受污染冷卻水倒流,污染進水水源,甚至直接流入海洋。
13日發布的最新一次海水監測結果顯示,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15公里海域所取水樣中放射性碘-131含量超出法律規定上限23倍。(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