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陳林琦 蘇智滎 李彬 陳佳敏)今年4月是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近段時間,莆田市稅務系統以“政策服務全程護航”為主線,深化“春雨潤苗”專項行動,聚焦企業從萌芽到壯大的政策陪伴,構建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的立體化服務網絡,推動政策直達、服務下沉,為小微主體注入“稅動能”。 稅惠賦能助初創企業穩根基 “莆田市秀嶼區萬達廣場是秀嶼轄區內首個大型綜合購物中心,目前有144個商戶及企業入駐,但是新辦主體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對納稅申報、涉稅政策等方面把握不準的情況。”秀嶼萬達招商營運副總林曉麗介紹道。 為幫助新辦納稅人盡快掌握涉稅事項辦理流程,筑牢合規經營根基,近日,莆田市秀嶼區稅務局組建服務團隊走進秀嶼區萬達商圈開展互動走訪活動,為新辦主體和有創業意向的群眾送上“開業第一課”輔導宣傳,結合《納稅申報操作指引》,以圖文的形式詳細講解新辦納稅人稅務登記流程、操作指引、合規申報開業教育、發票申領規范、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常見涉稅風險警示等內容,引導商戶規范辦稅,提高申報準確率,將法治公平理念嵌入商戶經營初期,從源頭減少涉稅違法隱患。 “未接觸之前我還覺得稅務流程辦理起來很復雜,老擔心會因為操作不規范引發問題,現在聽了稅務干部的講解,心里頓時有了底氣”新辦納稅人吳麗嬌如是說。 精準輔導促農特產業快成長 最美四月天,枇杷正甜時。在“鄉約書峰 樂此不枇”第九屆枇杷文化旅游活動現場,果農們采摘、分揀、打包裝箱,銷往全國各地,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點開電子稅務局app,選擇‘自然人代開’模塊,掃描身份證,勾選自產自銷農產品……”果農黃天祿盯著屏幕,手指在手機上操作,隨著“叮”的一聲提示,他種了二十年的枇杷園開出首張數電發票:“10畝枇杷今年能賣10萬元,采購商每批都要求開具發票,現在手機上點幾下就可以開出發票!” 地處莆田市仙游縣西北部的書峰鄉素有“枇杷之鄉”美譽,枇杷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經濟果。為進一步助力枇杷產業做大做強,仙游縣稅務局緊扣“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依托書峰鄉一年一度宣傳活動,面對面送上自產自銷農產品優惠政策匯編,手把手為果農們講解如何開具自產自銷農產品增值稅發票,確保稅惠紅利精準送到農戶手上,為特色農業發展注入稅動力。 “稅務部門主動作為,將農產品優惠政策送到田間地頭,有效解決了農戶和采購商的實際困難,這種精準服務值得點贊。”書峰鄉黨委宣傳委員、副鄉長劉龍飛稱贊道。 合規護航引臺資企業謀創新 為助力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莆田市城廂區稅務局聯合市公安局城廂分局組建“法治護航服務隊”,帶著“稅收+法治”定制服務走進臺商臺資企業,通過專項輔導精準落實惠企政策,指導企業規范財務管理、防范涉稅風險。 “稅務部門及時為我們解答了納稅疑惑,還為我們的財稅內控體系提出建議。”莆田某食品有限公司財務主管胡碧云翻看剛收到的《涉稅合規自查手冊》感慨道,“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公司今年預計可釋放300萬元研發資金,專項用于豆腐乳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和東南亞風味新品開發,有了稅惠政策的持續賦能,公司同步計劃推進豆制品預制品項目,真正把政策紅利轉化為創新動能。” 走訪中,城廂區稅務局了解到企業存在研發費用歸集和跨境支付備案的疑問,通過政策適用性分析和風險模型推演,從申報事項、風險提醒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宣傳輔導,并結合實際案例,重點剖析跨境交易、關聯申報等高風險領域的法治合規要點,幫助企業構建“信用+風險”動態防控機制,確保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遵守稅法規定、實現合規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