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國內疫情多地散發,部分居民收入波動,可能影響個人房貸按時還款。對此,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已明確表示,滿足條件的客戶可申請房貸延期還款。以上表態很快獲得點贊,不少網友跟帖稱:金融服務有溫度、負責任。 熱稱贊之余還需要冷思考,金融惠民、紓困理應再主動一些。 首先,面對切實需求,金融服務可以再及時一些。3月上旬,一些地方疫情較嚴重,但少有銀行及時發聲;3月末,上市銀行密集召開2021年業績發布會,但鮮有銀行對此問題表態;4月初,一些購房者提出,希望銀行適當延長房貸還款期限,部分銀行表示可行,一些銀行表示可商量,有的銀行則明確表示不行;隨后,多家媒體持續跟進關注,并與銀行總部反復確認,最終才得到了統一明確的回應。 以上過程反映出,部分銀行理解、落實政策仍不夠到位。早在2020年2月,多部門就聯合發布通知表示,對于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 其次,要確保有需要的居民充分了解、獲取惠民紓困政策。近年來,金融服務之所以時常為人詬病,主要源于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有時候,銀行雖然按照監管要求推出了惠民政策,但很多用戶不知道,銀行的業務人員也不主動說,最后導致政策被束之高閣、甚至成了擺設。據了解,目前只有部分銀行通過微信公眾號、短信通知等形式將申請房貸延期還款政策傳遞給用戶,但有必要進一步“廣而告之”。 最后,要確保惠民紓困政策落地見效。我國金融服務不缺好政策,缺的是能夠“不打折”落地的好政策。仔細觀察多家銀行的表態,其中均包含一個前提——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延期還房貸。要滿足哪些具體條件?準入門檻是什么?盡管各家銀行對此有一定的裁量權,但必須將條件再明確一些,要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堅決杜絕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落實的做法。 當然,我們還是要為銀行業的惠民紓困行為“點贊”。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金融服務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接下來,期待金融惠民、紓困能夠再主動一些、再積極一些。 金融機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尤其要重點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讓數以億計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的農村人口,切實擁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