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
      分享
      第23期 一“花”一世界 漳州棉花畫的半世沉浮
      • 郭美瑜正在制作的棉花畫,漳州水仙花栩栩如生。
      • 郭美瑜棉花畫作品《百鳥朝鳳》。
      • 郭美瑜正在在教授小學生做棉花畫。
      • 郭美瑜在制作棉花畫,用兩個手指頭慢慢把棉花捻出梁柱的形狀。

      67歲的郭美瑜伏在案上,一絲不茍地做著棉花畫,一廳兩居室的工作室里掛滿棉花畫作品,客廳中一張大案臺占據了一半空間,棉花、絨線、剪刀、膠水等擺在上面。只見一團不起眼的棉花,在郭美瑜靈巧的手上,經過捻、揉、抽、粘變成了一張張棉紙,一根根梁柱,一片片羽翼一撮棉花、一團絨線,一把剪刀、一杯桃膠,成就了一幅幅含蓄雋永、格調清新的立體畫作,讓人嘖嘖稱奇。

      郭美瑜近期正在趕制“一帶一路”大型棉花畫展。東南網記者 陳惠華 攝

      郭美瑜正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做一個棉花畫大項目,主題是漳州的故事、人物、風景古跡等,她暫時取名“一帶一路”,不久之后將在漳州美術館展覽。

      時間回到2004年某天,中央電視臺《夕陽紅》節目組來到法國一戶普通人家拍攝節目,主人指著掛在墻上的一幅棉花畫說:“歡迎來自棉花畫故鄉的朋友”。彼時,棉花畫在它的故鄉漳州已消失十幾年了。

      消息傳回國內,傳回了漳州,人們才想起快被忘卻的棉花畫。幾經尋找,人們終于找到當年棉花畫“五朵金花”之一的郭美瑜,多番勸說后,郭美瑜答應擔負起傳承漳州棉花畫的職責。

      于是,在郭美瑜的努力下,曾經輝煌一時的漳州棉畫起死回生,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轉型改良 棉花被“搬”上鏡框

      郭美瑜棉花畫代表作《百鳥朝鳳》。東南網記者 陳惠華 攝

      在郭美瑜創作的棉花畫里,有幅《百鳥朝鳳》不得不提,該幅畫長2.58米,寬近2米,昂首于山崗的鳳凰,五色的羽翼迎風而飄,黃鸝、壽帶、喜鵲、燕子、白頭翁等上百只鳥兒在它周圍嬉鬧飛翔,不同季節的鮮花爭相怒放。這樣氣韻流動的畫面,全靠手工抽取棉花,一根一根堆、塑、貼而成。

      作為漳州首創的一種工藝美術形式,棉花畫綜合運用彩扎、浮雕、國畫藝術技法精心塑制而成,構圖新穎、技藝精湛、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它分五大類,共140多種規格,具有鮮明的民間工藝美術特色。

      傳統的漳州棉花畫藝術淵源最早可追溯至清代,那時候,彈棉匠為滿足顧客需要,時常在棉絮上鋪花和綴字。

      上世紀60年代,物資匱乏,棉被生產合作社再無法生產棉被了,那里的人何去何從?當時漳州二輕聯社工藝美術組的主任林輝就提出,何不將棉花“搬”到鏡框內做成工藝品?

      1963年,游秋源、黃家聲等師傅,把原本附著在棉被上的平面吉祥圖畫,分離出來,首先制作了《貓》《鷹》《金魚》和《花卉》四塊棉畫,布置櫥窗。后來,經過不斷改造,用彩塑、彩扎的手法,配以山水畫淡遠清雅的背景,鑲在玻璃框里,當時命名為“棉堆畫”,漳州棉花畫從此誕生。

      棉花畫誕生不久,便受到海內外社會各階層的好評和喜愛,作品先后被送往日本,加拿大蒙特利爾“人與世界”的主題展覽,和美國等亞太地區的展覽。1979年,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祖國新貌》紀錄片把棉花畫搬上銀屏,它還被外交部定為外交饋贈禮品。

      1983年,黃家聲榮獲全國第五屆工藝美術創新二等獎,被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家”的稱號;而游秋源主創的棉花畫作品,也獲福建省工藝美術百花獎。

      一時間,漳州棉花畫幾乎家喻戶曉。

      結緣棉畫 她從學徒做到師傅

      1959年,郭美瑜還在讀小學,學校邊上的一家棉被店掛著的一些棉花畫,深深吸引著這位小女孩。每天上課前,她總要在這些棉花畫前駐足觀看一陣。

      或許和棉花畫是注定的緣分,1971年黃家聲等人組建了棉花畫制作車間,郭美瑜和其他4名女孩成了車間女工,跟著師傅學藝。

      開始,她們只是做些基礎活兒,染棉漂洗、軋棉花、裝訂鏡框,有時也一邊干活一邊看著師傅如何用棉花作畫,邊看邊學,慢慢地她們開始上手,從細小的活兒一步一步做起。

      為了做松鶴圖,郭美瑜學習將扎成紙的棉花剪成翅膀,一練就是十多天,然后她又做松鶴軀干,松鶴腳、松鶴嘴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币环生Q圖做下來,要一兩個月。

      正在棉花畫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引來外國游客圍觀。(受訪者供圖)

      1972年廣交會上,他們接到了不少訂單,為了能準時完成訂單,師傅徒弟們一起上手做畫。那時候老虎圖的訂單最多,而老虎的毛發要一點一點的粘上前,這樣做好一只老虎就要20多天。

      師傅想到以畫代粘,一位徒弟便把老虎身上的黃色斑紋描摹出來,老虎神采煥然。此后,師徒們分工協作,有的做樹枝,有的做鳥,有的做鏡框??????終于如期完成訂單。

      到了1978年,郭美瑜已學有所成,成了一位“老師傅”,她和自己的另一位師傅游秋源分在同一分廠,游秋源專門做質量檢查,她則開始帶徒弟。

      臨危受命 漳州棉畫起死回生

      80年代,漳州棉花畫供不應求,遠銷40多個國家。在漳州,市民每逢喬遷、新婚,都把新房中能夠掛有一幅棉花畫當作得意之事。

      聲名鵲起后,幾十家工廠爭著生產棉花畫,為爭取客戶,各廠壓低價格,形成惡性競爭。到了90年代,棉花畫廠紛紛倒閉,郭美瑜所在的棉花廠也不例外,盛極一時的棉花畫幾乎到了人散藝絕的境地。

      郭美瑜黯然離開了棉花畫廠,回到家中經營父親的照相館。然而,她對棉花畫的喜愛并沒有減少,在父親的照相館里,她用棉花畫布置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場景。

      “原以為這輩子都要照顧這家老照相館了!”她說。但這一切,在2004年央視那期《夕陽紅》節目后發生了改變,有關單位開始尋找棉花畫傳人,可是當年的那些人都已改行,不愿再碰。

      最終,時任漳州二輕聯社主任周建成找到了郭美瑜,希望她能挽救這瀕臨失傳的棉花畫。經過多番勸說,郭美瑜下定決心嘗試再現棉花畫,使這一沉寂多年的工藝重見天日。

      她一邊守著照相館,一邊做棉花畫,作品先后蟬聯第五屆、第六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大賽銀獎,她也因此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第四屆“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后來,她忍痛關掉了照相館,潛心創作棉花畫。

      郭美瑜的棉花畫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又進行了創新。她在棉花中摻入絨線,使棉花畫的亮度、色彩更勝一籌;她還將中國畫、雕塑、現代光電技術,巧妙地融入棉花畫創作之中,讓棉花畫從原來的平面堆塑改為具有立體感的浮雕、圓雕造型,棉花畫更加活靈活現。

      郭美瑜的女兒呂嘉慧從小也跟著母親學習制作棉花畫。(受訪者供圖)

      郭美瑜的女兒呂嘉慧,也跟著郭美瑜系統學習了棉花畫的制作技藝。呂嘉慧喜歡在棉花畫中融入一些年輕人的想法,常結合時代特點做一些創新,使棉花畫活潑俏皮,更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近幾年,呂嘉慧每年都要創作一幅應景的生肖作品,狗年做了一幅棉花狗,豬年創作了《豬事吉祥》,猴年完成了以猴為主題的《攜桃獻瑞》。為了完成“棉花豬”,呂嘉慧翻閱了許多資料,看了很多與豬相關的藝術作品,加入動漫的元素,創作出了可愛型的豬年棉花畫。

      艱難守藝 盼棉花畫發揚光大

      目前,棉花畫入選了漳州市級非遺項目,郭美瑜也被被評為棉花畫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雖然如此,她卻時常眉頭緊鎖,擔心這門技藝后繼無人。

      “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幾個月時間?!惫黎ふf,由于棉花畫耗時較長,加上會做棉花畫的人又少,所以棉花畫很難真正產業化。她這幾年所做的棉花畫,除了被政府單位訂購收藏或贈送朋友,真正進入市場的只有寥寥數幅。

      產業化未成型,學習門檻又高,愿意學這門手藝的人少之又少。

         棉花畫做鳥的翅膀,不能用筆在棉紙上先畫,只能用剪刀直接剪出形狀,光是這個技術就要練上好幾個月。東南網記者 陳惠華 攝

      郭美瑜常說,學習棉花畫需要喜愛以及真正用心?!皩W做棉花畫,光是基本功就要練上好幾年!”她說,棉花畫基本技法,大概包括抽絲、按壓、捏、搓、扎、剪、疊貼、刷膠固化等幾樣,但每一樣技法又包含很多小技巧。“這就非常需要耐性,不喜歡棉花畫的會坐不住,也就沒法用心學了?!?/p>

      此外,光是用做好的棉紙剪出小鳥的翅膀,就得練習半個多月;另外,松鶴鳥用濕法、虎獅熊貓用干法,棉花纖維拉直只能用很少的膠水一點一點慢慢粘貼,“所有這些,沒有耐心哪能學成?!?/p>

      這些年,她倒不是沒收過徒弟,但都是剛開始感興趣,后來就放棄了。郭美瑜說,她希望多收一些真正喜歡棉花畫,又愿意坐下來做棉花畫的徒弟,能夠把這個具有漳州特色的棉花畫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好在,近些年來,漳州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棉花畫的傳承。上周末,郭美瑜剛到漳州的一所小學開設培訓課。每個月,漳州藝術館都會組織郭美瑜到漳州各學校、社區還有軍營開課,每月的漳州非遺圩日,她也總是受邀前往。2013年,她受邀參加了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非遺技藝展演;去年,漳州市文旅局還讓她到臺灣進行棉花畫的交流學習。 (東南網記者 林永清 陳惠華)

       

       

       

       

      郭美瑜的棉花畫繼承了傳統技法,又進行了創新。她在棉花中摻入絨線,使棉花畫的亮度、色彩更勝一籌;她還將中國畫、雕塑、現代光電技術,巧妙地融入棉花畫創作之中,讓棉花畫從原來的平面堆塑改為具有立體感的浮雕、圓雕造型,棉花畫更加活靈活現。
              她的女兒呂嘉慧,也跟著她系統學習了棉花畫的制作技藝。呂嘉慧喜歡在棉花畫中融入年輕人的想法,常結合時代特點做創新,使棉花畫活潑俏皮,更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學習棉花畫需要真正用心。我希望能多收一些真正喜歡棉花畫,又愿意坐下來做棉花畫的徒弟,能夠把這個具有漳州特色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郭美瑜

      記者 林永清
      記者 陳惠華
      編輯 林雯晶
      昵 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丝瓜app免费下载网址进入ios| 男女交性特一级|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不卡|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直播|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六月丁香综合网|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免费传媒网站免费|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娱乐网|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中文字幕.com| 欧美国产小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王爷晚上含奶h嗯额嗯|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xxxxx性bbbbb欧美| 日本a级作爱片金瓶双艳|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白浊受孕h鞠婧祎小说|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 97碰视频人人做人人爱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