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文在指導小朋友跳繩。 東南網11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汪潔)“這是雙人同步花樣跳繩表演,最考驗兩人的同步性;介紹一下我們的全國冠軍嚴毅凡,他把街舞動作融入花樣跳繩中,特別厲害;還有這個是我們的競賽系統,用于計數比賽……”近日,在位于福州市鼓樓區的繩運跳繩練習場地,魏文一說起跳繩比賽就滔滔不絕。 這位“80后”臺青從2014年跨海勇敢追愛,轉眼間已經在福州生活了10個年頭。十年間,他在這里扎根、成長、蛻變,從民宿業跨界體育業,從發展自身事業到幫助更多臺青“登陸”追夢,他對未來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腳步也走得越來越堅定。 魏文的爺爺是福州人,奶奶出生在一水之隔的馬祖。一年高中假期,魏文回到福州探親。在這次旅程中,他結識了本地姑娘林文,兩人一見鐘情。回到臺灣后,他們通過網絡保持聯系,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 “只要有假期,我就會飛到福州看她。我也曾帶她到臺灣旅游,讓她看看寶島的山海美景。”談起與太太林文那段長達數年的異地戀,魏文坦言“辛苦又甜蜜”。2014年,大學畢業的魏文為了愛情毅然選擇來福州發展。 “我是為愛而來,但同時看好福州的發展前景。”彼時,魏文把目光投向了在福州剛剛起步的民宿業。魏文借鑒臺灣成熟的民宿經營經驗,將溫馨、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在鼓嶺打造了度假民宿“嵐筑”。 為了讓游客更有體驗感,他親自參與民宿的每一個細節,從房間布置到餐飲服務,無不傾注心血。房子依山而建,可觀鼓嶺山間美景。傍晚時分,游客可以在戶外品茗觀賞落日,享受寧靜的時光;食材取自當地,有竹筍、野菜等,新鮮可口……很快,憑借獨特的風格和優質的服務,“嵐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 “嵐筑”的成功,讓魏文在福州站穩腳跟,也給他帶來了更多機會。2019年,一名“嵐筑”的客人邀請魏文管理貴安溫泉會議中心,助力度假村的服務升級。這些年,魏文不僅帶來了無微不至的管家式服務,還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讓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感受連江的獨特魅力。如今,走進貴安溫泉會議中心,不時上演的畬族風情表演,竹編、剪紙等體驗式手工活動等,不僅贏得游客的好評,也為度假村帶來了更多的客源。 在福州待的時間越長,魏文就越覺得這里才是他的心安之所。他開始思考通過怎樣的方式,讓更多臺灣青年有機會了解這座有福之州,共享福州的發展機遇。 2023年底,在福州市臺協會的牽線搭橋下,魏文結識了福州市跳繩協會秘書長葉青文。 “我們每年都會在福州舉辦跳繩比賽,2024年年初就會有一場全市范圍的比賽。”擁有豐富比賽組織經驗的葉青文介紹說。 “其實,在臺灣,跳繩運動普及率也很高,幾乎每所學校都會有跳繩相關的社團。”聊到這里,魏文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何不邀請臺灣青少年過來一起參加比賽?” 就這樣,兩人一拍即合,說干就干。魏文負責溝通對接臺灣的學校,葉青文負責比賽專業相關事項。2024年3月,兩人把首屆海峽兩岸(福州)青少年跳繩錦標賽方案送到了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的項目評審會上。最終,這場連接兩岸的跳繩賽事在第十二屆海青節的舞臺上閃亮登場。賽事設置了友誼賽、計數賽和花樣賽3個項目,共吸引156名兩岸青少年參與,其中臺灣選手94名。 來自臺灣的選手簡子翔在同步花樣項目中獲得了冠軍。在臺灣擔任跳繩教練的他對于大陸這項運動的發展感到驚嘆。“這次計數賽使用的技術繩能夠連接競賽系統,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示每個運動員的基本信息以及計數結果,這實在是太先進了!另外,大陸現在的花樣跳繩結合了武術、舞蹈、體操等元素,觀賞性非常高,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簡子翔希望明年帶更多學生過來比賽交流。 在組織這次比賽的過程中,魏文深刻感受到兩岸青少年擁有共同的興趣和話題,這個平臺讓他們很快成了好朋友。“跳繩是很普及的運動,是促進兩岸交流的一個很好的媒介。我想我找對了方向。”魏文說。 翻飛的繩子在手中飛舞,結合炫酷的街舞動作,孩子們在富有節奏的配樂聲中完成了整套動作……近日,在葉青文開設的繩運跳繩練習場地,正在進行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青少年跳繩錦標賽選拔賽的福州團隊集訓。 辦公室里,魏文正在和葉青文商討比賽的細節。“這次選拔賽已經面向整個福建,我們當然也希望臺灣能夠擴大參與面。”葉青文說。 “去年我們和臺灣跳繩協會建立了很好的關系,明年初我們會首先在線上舉辦一場臺灣的選拔賽。這次準備的時間更充分,一定會邀請到更多專業選手,取得更好效果!”對于明年繼續舉辦比賽,魏文信心滿滿。 對于魏文來說,舉辦兩岸體育交流賽事只是他明年計劃中的一部分。在今年的第十二屆海青節上,福州市跳繩協會與馬祖體育會、兩岸人文交流關懷協會共同落地海峽兩岸跳繩研學基地,未來將成為兩岸青少年又一個交流平臺。 魏文告訴記者,跳繩運動是大陸中小學生必學的運動項目,也是開展拳擊、乒乓球等運動的基礎訓練內容,市場很大。“我計劃明年通過兩岸跳繩研學基地實施‘臺灣教練孵化’計劃,只要他們愿意過來,我們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為他們申請臺胞公寓,提供薪資優厚的教練崗位。如果他們待了一段時間看好大陸市場,我們也可以提供平臺,讓他們成立自己的跳繩工作室。”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魏文用8個字總結自己在福州的10年。“大陸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欣欣向榮,福建出臺了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我希望幫助更多臺灣青年乘風而上,在這里追夢、筑夢、圓夢。”魏文說。 |
“這里不僅是便利臺胞的住房,是兩岸商品資源交流與融合的平臺,更是促進兩岸民心相通的溫馨家園。”
——————臺青邱彬平“我們臺胞在福建生活很便利,孩子可以就近入學。”
——————臺青黃鈺婷“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福建是廣大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臺胞祖籍地在福建。近年來,福建扎實深入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廣大臺胞投資創業、工作生活的“福地”。東南網開設《福岸》欄目,挖掘在閩工作、創業、投資、學習的臺胞融入福建的故事,以及閩臺在文化、體育、民俗、教育、科技、農業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充分展示福建在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措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