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的國家筑起“小院高墻”,中國選擇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再放大招。
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拉開帷幕。
《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近日公布,兩個特點非常鮮明。
一是“提速”,此次試點任務不再區分地區和任務批次,而是一次性向所有試點的11個省市全面鋪開。
二是“加力”,新增了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蘇州9個城市納入試點范圍。
方案從多個維度明確了155項試點任務,頗具含金量。
比如,在推動重點行業領域開放方面,取消應用商店、互聯網接入等服務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支持外籍醫生開設診所,允許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出境旅游業務,等等。
試點提速加力,既是為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也是以開放促改革和促發展,還能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自貿試驗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瞄準“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改革開放新高地”這一目標,明晰五年施工圖。
目前,22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它們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占全國約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資和進出口總額。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22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282.5億美元,占全國的24.3%,比重較2023年進一步提升,對吸引外資產生顯著帶動作用。
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外資企業開展電影后期制作服務;擴大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發揮試驗田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中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水平邁進。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的選擇清晰而堅定。
在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不斷擴大開放,成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
這份確定性,源自對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經濟全球化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雖遭遇逆風和回頭浪,但其發展大勢從未改變。
中國堅定奉行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以開放包容、團結合作抵制“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和濫征關稅,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穩定性與建設性力量。
這份確定性,源自超大規模市場的支撐。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巨大投資和消費潛力。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豐田雷克薩斯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上海,阿斯利康在北京投資近200億元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外資用腳投票,印證著14億人市場的磁吸效應。
這份確定性,源自創新動能的持續迸發。
中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試驗場。
“我在中國看到了世界未來的樣子?!薄都~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近期撰文指出,中國制造業如此強大的原因不僅是它能更便宜地生產東西,也因為它能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產東西,而且正在越來越多地將人工智能融入到產品中來。
這里既是5G基站數占全球60%的應用高地,也是數字經濟規模超50萬億元的創新沃土。創新,正讓中國發展的確定性充滿未來感。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中國在開放發展的道路上,堅定且從容。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