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貿易額最近30多年增加6400多倍——在街頭,感知中越經貿活力
2025-04-22 16:03: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超市里的哪吒玩偶、街邊的一杯“中國風”奶茶、排隊等候一碗河粉的中國顧客、在中企承建輕軌上通勤打卡的越南姑娘……在越南首都河內,常能在不經意間發現“中國元素”。 最近30多年來,中越雙邊貿易額增加了6400多倍,越南是中國在東盟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近日,本報記者走上越南街頭,感知中越經貿活力。 一杯奶茶 一只蜜雪冰城的甜筒冰淇淋,在越南河內,售價約合人民幣3元。4月13日,正值周日,下午2時許,本報記者排在十多位顧客的隊伍里,做了一個簡單的觀察:外國顧客四五位,當地顧客六七人。點單最多的當屬冰茶飲,記者手里的這支甜筒冰淇淋,則跟國內口感幾無差別。 到河內市中心看一看,李寧、大疆、名創優品、海底撈,這些中國年輕人喜歡的品牌和商店,也吸引了許多越南年輕人光顧。“在越南,中國品牌挺多的。我時不時會買中國產品,用得都不錯。”在名創優品店內,正在選購香薰產品的越南姑娘陳玉瑛告訴記者。 這些都是街頭醒目的中國招牌,往細里看,更有不少中國商人做著實打實的“中國元素”生意。一杯琉璃奶茶,“中國風”的包裝,親民的售價,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而這家店鋪,從外觀到產品,除了增加越南語的招牌和菜單,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味道。店家介紹,為了更好地還原口感,店里的許多原料和設備都是直接從中國運來。 如果說大品牌出海有強大供應鏈的支撐,那小商鋪是如何做到地道原料和味道“完美”復刻的?深入“肌理”,前提是“大動脈”的互聯互通。 隨著中越國際班列開行、智慧口岸啟動建設,陸地邊境口岸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中越兩國貨物和原料運輸更加便捷暢通。僅以中越班列為例,2024年,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始發的中越班列累計發運貨物超1.9萬標箱,同比增長近12倍,全年5次刷新單月發運量紀錄。 目前中越跨境鐵路合作正加速推進。近日,中越雙方明確優先加快推進兩國鐵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未來5至10年,中越乃至地區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認為。 一杯奶茶,背后是持續聯通的基礎設施。 一顆榴蓮 進入產季,河內街頭的越南榴蓮多了起來。與此同時,許多人正忙碌著,為越南榴蓮進入中國商超做著準備。 中國商人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去年,經由他的工廠,大約300個貨柜的榴蓮進入中國市場。從火龍果到榴蓮,10年前,周先生開始到越南做水果生意,親眼見證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水果的熱情攀升。為了讓越南水果更高效地抵達中國市場,近幾年,他在越南不同地區開設兩家工廠,專門處理水果采購、篩選、包裝等流程。“有政策支持,水果貿易還是很有未來的。”他說。 隨著經貿往來日益密切,荔枝、榴蓮、椰子、腰果等越來越多越南優質農產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也為越南人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越南海關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越南對華出口的果蔬、水產品金額分別達到41億美元、14億美元,同比增長28.7%、23.2%。在當地,不僅種植農戶能夠獲得穩定的收入,還有許多村民為進入越南的中國商家提供運輸、倉儲等服務,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采訪中,多位在越南做生意的中國商人表示,他們密切關注著兩國貿易的動向,關注是否有新的貿易單品準入等,這些機會都會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意。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越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更趨緊密。中國連續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突破2600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越南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在新投資項目數量上位居首位。 “中越貿易互補性較強,不斷提升的雙邊貿易額給兩國帶來了實際利益。”許利平認為,一方面,越南的農產品對華出口額大幅增長,既增加了越南農民的收入,又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價廉物美熱帶水果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工業品通過越南生產基地進入地區乃至全球市場,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協同,有助于打造越來越牢固的地區產供鏈體系。 一條輕軌 清晨5點半,越南首都河內,城市剛剛蘇醒,列車從車輛段穩穩推出,沿著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一路飛馳,上下穿梭的人們,開啟了新一天的生活。 4月12日上午10時許,河內法律大學學生草原熟練地登上列車,坐在喜歡的窗邊位置,出發去學校上課。從文溪站到泰河站,這條線路,她幾乎每天往返。“舒服、干凈、方便,節省時間。”她說。恰逢周末,這條線路上出行的乘客不少。站臺上,一些游客拍照打卡“河內新地標”;車廂里,很多年輕人特意搭乘輕軌看城市街景。 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是越南首條城市輕軌,由中國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于2021年11月投入運營。線路全程約13公里,設有12個站點,列車行駛全程僅需23分鐘,用時比汽車出行快將近1小時,比摩托車快20分鐘,既節省了當地居民的出行時間,也緩解了沿線交通擁堵問題。 憑借便捷、舒適、準時的特點,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成為不少當地人的通勤選擇。34歲的阮清河現在每天乘坐輕軌上下班,“以前上班騎摩托車,大概40多分鐘,有了輕軌只要15分鐘左右,不怕堵車,不怕風吹日曬,乘坐很舒心、放松”。阮清河也是中鐵六局越南公司員工,10多年來,她見證了這條輕軌建成、通車、運營、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全過程。“能夠參與這條線路的建設,為這座城市作出貢獻,我非常自豪!”她說。 中鐵六局越南公司副總經理張強介紹,項目在2023年底完成了全部質保工作,到目前保持高效、平穩運行。截至今年4月,線路累計載客超3500萬人次,因為綠色便捷、票價合理,日益受到河內市民的歡迎。 不僅是輕軌,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光伏、垃圾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有力保障了越南電力供應。2024年中國赴越游客超過370萬人次,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正式運營、多條跨境自駕游線路開通,讓“一日游兩國”成為現實。 用阮清河的話說,“這條輕軌幫助我成長”。一個個項目,正打開更多合作與成長的空間。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