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黨的生命線(思想縱橫)
2025-04-17 14:23: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注重把準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切、體現人民愿望、增進人民福祉,努力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引導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中央八項規(guī)定制定實施以來,從抓公款吃喝、公費旅游、超標辦公用房,到抓節(jié)假日、抓“八小時外”、抓日常……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切入,讓人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推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黨心民心更加凝聚。 各級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群眾基礎厚不厚、實不實,對群眾的感情深不深、真不真,關鍵看是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只有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更好服務群眾,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在實際工作中,個別領導干部存在群眾觀念不強、群眾工作方法不得當的問題,造成工作被動,難以打開局面。比如,有的“不愿走”,習慣在辦公室里拍腦袋決策;有的“走不深”,到基層調研走訪時雨過地皮濕,對基層的情況一知半解、對群眾的反映一頭霧水;有的“走不實”,對群眾遇到的問題和矛盾不上心跟進、不用心解決;還有的“走一半”,解決問題不徹底、落實責任不到底,留下一堆爛攤子;等等。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會在干部和群眾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墻,損害黨的形象。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改進黨風政風作風的必然要求。走好群眾路線,首先要有群眾觀點。“誠于中,形于外”。有了群眾觀點,密切聯系群眾才會成為自覺的行動。領導干部要帶好頭、做示范,自覺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深悟人民情懷,從黨的百余年奮斗歷程中感悟魚水深情,從一代代模范榜樣的先進事跡里體悟“國之大者”,不斷強化黨性修養(yǎng)和宗旨意識,始終對“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問題有清醒的答案。中央八項規(guī)定中,“改進調查研究”位列第一項,明確要求“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領導干部要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yōu)良作風,經常深入基層“走親”、深入群眾“結親”、沉到一線“攀親”,多走田間小路,常走雨天泥路,勤走背陰胡同,通過面對面地聽、心貼心地問、實打實地訪,真正把群眾面臨的真實情況摸清、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找準、把群眾尤為期盼的對策提實。 在互聯網時代,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領導干部如果不懂網、不觸網、不用網,是做不好群眾工作的。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這門功課不僅必須修,而且必須修好。領導干部要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熟練使用“網言網語”問需、問政、問計,善于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輔助決策、研究對策、檢驗政策,真正把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將黨的生命線延伸至網絡空間。 “善治病者,必醫(yī)其受病之處”,找準病灶是前提,對癥下藥是關鍵。走好群眾路線,關鍵是堅持問題導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群眾得實惠。要圍繞群眾反映的住房、養(yǎng)老、就業(yè)、醫(yī)療等突出問題,把合理訴求一條條拎出來,推動問題一個個得到有效解決。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對于當場不能拍板解決、需要持續(xù)跟進的問題,明確責任人、公開時間表、畫好路線圖,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直到問題徹底解決、群眾真心滿意為止。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7日 13 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