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看待新就業形態就業質量
2024-12-23 09:23:0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這意味著,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發展目標,既要通過新就業形態創造更多適配性就業崗位,也要相應提升新就業形態的就業質量。 現有的勞動權益保障體系以勞動關系作為前提,新就業形態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勞動關系,不過未必導致就業質量下降。就業質量涉及多個維度,包括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安排、工作穩定性、社會保障、職業發展機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傳統的全職、長期雇用關系通常被認為在這些方面更有保障,但目前來看,新就業形態在其中某些維度表現更佳。就業質量的提升不一定是所有維度的提升,個別維度的改善也可以視為就業質量提升。無論是“多維統一”還是“單維改善”,都是就業質量提升的形式,都值得鼓勵和支持。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新就業形態日益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升就業質量,既要關注客觀指標,也應關注主觀指標的改善。 事實上,新就業形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業質量的客觀指標,在主觀指標方面也有改善。新就業形態提供了更個性化、多樣性的工作,幫助勞動者發揮創造力,提升勞動者自主權,讓勞動者更有安全感和掌控感,學習機會和職業成長空間也得以提升。如果以客觀指標評價新就業形態的就業質量,應該將對比的視角放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自身所處的勞動力市場中。除了客觀指標,從業者自身對就業質量的主觀感受同樣值得重視,這對穩定社會與群體心態等有著重要意義。 當前,面對新就業形態帶來的變化,應對就業質量理念進行相應更新,以適應新時代勞動市場需求。擴大就業質量的內涵,將工作靈活性、職業發展機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因素,納入就業質量的評估體系。完善勞動保障體系,探索勞動關系之外的新就業形態勞動保障機制。重視勞動者對自身工作的評價,不斷調整和創新政策措施,逐步提升新就業形態就業質量。 (作者:張成剛 來源:經濟日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