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廢棄礦山“蝶變記” 礦區開出美麗蝴蝶蘭
2024-08-10 16:44:2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走進福建龍巖永定區龍潭鎮的蝴蝶蘭智能溫室大棚,一簇簇潔白搖曳的蝴蝶蘭映入眼簾。你是否能想象,這里曾是一片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一起去探尋“一枝花”如何變成“大產業”。 因煤而興 因煤而困 痛則思變 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曾是“一煤獨大”的礦區鄉鎮,高峰時曾有大大小小500多家煤礦,小水泥廠遍地開花。而隨著礦業的無序開發及資源逐漸枯竭,剩下的只有千瘡百孔的礦山、污水橫流的村莊。 △曾經的礦山開采 地面塌陷、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漫天揚塵……各種生態后遺癥也開始顯現,當地群眾失業現狀嚴重,生活也時常受到影響,轉型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一枝花”帶來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隨著經濟轉型,當地大量煤礦關停,接下來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生態修復和轉型發展成了龍潭鎮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次偶然機會,龍潭鎮在招商引資時,遇到了尋找合適產業發展基地的萬花園林有限公司。 與其他花卉產業不同,蝴蝶蘭的種植與發展需要硬化土地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基地選址較難,而龍潭鎮正好在推進廢棄礦山整治和利用,與蝴蝶蘭產業發展需求剛好契合。雙方一拍即合,廢棄礦山上逐漸“開出”美麗的蝴蝶蘭。 “點綠成金”讓村民在家門口賺到錢 2016年,龍潭鎮將蝴蝶蘭產業確定為特色主導產業,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村民都返鄉到花卉公司上班,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龍潭鎮黨委書記吳才開介紹蝴蝶蘭智能溫室大棚 龍潭鎮黨委書記吳才開介紹,隨著整個龍潭鎮興起蝴蝶蘭熱,電商、運輸等產業也同步發展,還延伸出花盆、包裝等上下游產業,帶動近2000人在產業鏈就業。年人均收入達4萬元以上,年增加收入近8000萬元。 環境變好了,慕名來賞花、旅游的人也多了起來。依托好風景,龍潭鎮連續成功舉辦3屆“永定蝴蝶蘭文化旅游節”,帶動了村民增收,也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棚里工作的花農 記者了解到,當地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網絡直播等,向外推介蝴蝶蘭花產品和本地特產等。花卉基地周圍山坡上,還種植了根系發達、修復能力強的菌草,以及百余畝櫻花、百香果、樹葡萄等兼具環保功能和經濟效益的農作物。 △礦山修復前(上)后(下)對比圖 曾經傷痕累累的山體,正恢復綠樹蔥蘢、花草繁茂,一派美麗的鄉村景致,實現煤炭產業向生態農業的華麗轉身。 (總臺央視記者 宋云霄)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