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林志文、韓嫣然 發自福州 “我覺得這個崗位責任重大啊。海上風機出現設備故障或問題的話,我們都是第一個知道的,需要快速地處理問題。”
8月8日,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我國首個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園——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采訪,在三峽福建集控中心見到了正在值班的“00”后女孩楊春林,只見她雙眼一直緊盯著眼前的幾臺電腦屏幕,不時查看屏幕上各海上風電場的實時情況。這時剛好有一臺風機顯示出現故障,她趕緊查看情況并做了相應安排。
楊春林是她所在部門唯一的女性,2022年大學畢業后來到這里工作,職務是三峽福建集控運維中心值班員,平時的主要工作是三峽福建集控中心值班監盤、通信設備故障處理等。她告訴記者,有時候也需要出海進行故障處理或巡檢等工作。她指著一張記者當天早上在海上風電場拍攝的照片說:“遠處的建筑是我們的海上升壓站,我們平時出海工作大部分是去這里。”
“上到上面工作什么感覺,會害怕嗎。”
“不害怕哈哈!上面很穩的!”
談及為什么選擇這份工作,楊春林告訴記者,感覺這里平臺比較大,有更完善的職業發展和員工培養體系,工作也比較穩定。另一方面,國家近幾年對新能源比較看重,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扶持政策,她覺得這行業比較有前景。“但另外一方面,像我們這種發電企業,特別是我們從事生產運行的,工作地方相對來說比較偏遠,身邊大部分同事也是常年不在家人身邊,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新能源行業工作者的不易。”她告訴記者:“做這份工作讓我很有成就感。”
據了解,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是我國首個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園,總投資40億元,占地1000畝,作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實現國產化、大型化、高端化的產業基地,目前已引進2家主機廠、1家電機廠、1家葉片廠、1家結構件廠、1家控制系統廠,形成風力發電機、風機結構件、風機總裝、葉片生產等完整的全產業鏈生產格局,實現風電裝備批量化生產,產能、產量、技術水平等均位居全國之首乃至世界前列。2019年以來,福建三峽產業園相繼下線我國自主研發6.7兆瓦、8兆瓦、10兆瓦、13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不斷刷新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新紀錄,樹立起了全球風電裝備新標桿,見證了我國海上風電重大裝備國產化制造能力的持續提升與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