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又有新職業上新:從應運而生到引領發展
2024-08-04 20:33:4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生物工程技術人員、口腔衛生技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云網智能運維員……前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19個新職業、28個新工種,這些聽起來還略顯陌生的職場新身份,不僅傳遞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也在滿足著生產和生活的新需要,并能給勞動者帶來源源不斷的就業新選擇。 新職業是就業蓄水池,孕育著新的就業增長點。隨著新工種不斷被挖掘,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可以拓寬新視野,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新路徑。我國已建成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創新技術應用方案、場景競相推出。在廣州,一個十幾平方米的直播間里,就細分出了電商操盤手、短視頻切片師、直播選品師等幾十種新崗位,帶動了3個大型工廠、10余個小工廠的發展;在北京,一家短視頻平臺的直播生態,孕育了信息流廣告營銷師、內容識別算法師等174個新的職業分工…… 新職業的“含科量”越來越濃,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據生產總量同比增長22.44%,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數字經濟已成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數”“智”新職業也就應運而生,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等。新職業因產業變革而生,其從業者又能反過來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這種“雙向奔赴”正在推動新質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 新職業的擴容增量,正在不斷為我國的高質量發展添加新的活力。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新職業發布后,“如何成為碳排放管理員”引發網友熱議。隨著綠色職業分類不斷細化和擴充,涉及能源、制造、建材、交通、航空、氣象等領域的一批批新綠色從業者加入,在美麗中國書寫下一篇篇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新故事,這對于我國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每一個富有時代感的新職業,都是洞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相關教育培訓和制度規范的不斷完善,新職業定能激發出更多新模式、新動能,在實踐中探索變革,拓展高質量發展的開放空間,而其從業人員也必然會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自己的事業一起綻放出璀璨的時代之光。 (文|馬澤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