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肅省東鄉縣、臨夏縣的扶貧車間里,到處可見忙碌的身影。 “我一個月工資4500元,妻子3000元,在這里工作掙錢照顧孩子兩不誤。”在東鄉縣沿洮河經濟帶搬遷安置后續產業園區,方大麗明紡織公司員工黃元忠說。廠里有270名工人,其中71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沿洮河經濟帶搬遷安置后續產業園,有蘭亞鋁業、金強集團等21家企業,吸收周邊村民就近就業達3000人。引進入駐的方大麗明紡織公司、金強電纜等15家企業,可實現就業5000人。 在東鄉縣布楞溝村“巾幗扶貧車間”,村民馬麥熱和村里的婦女們正在制作油馃馃,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截至目前,東鄉縣共有11個“巾幗扶貧車間”,帶動當地659名貧困婦女就業。 近年來,東鄉縣通過建設后續產業園等方式,幫助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就業。縣里扶持發展扶貧車間,依托方大集團、廈臨公司的資源優勢,盤活提升扶貧車間運營水平,累計建成55個扶貧車間,解決2700多名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臨夏縣城中心土橋安置點諧苑小區外,坐落著布鞋扶貧車間“一條街”。在百利布鞋扶貧車間,一雙雙成品鞋整齊地碼放著。村民楊林霞和其他女工們在各自工位上忙得不可開交。在今年臨夏縣扶貧車間布鞋加工技能競賽中,楊林霞得了一等獎,她一個月收入能達3000多元?!拔译m然拿了一等獎,但是手底下慢,手快的一個月可以拿到6000多元!”楊林霞的話引來工友們一陣笑聲。 2018年,臨夏縣建成了思明區精準扶貧布鞋加工培訓基地,對自愿從事布鞋加工、創辦布鞋企業的村民免費提供技能培訓,支持村級扶貧車間建設。如今,臨夏縣共有60個扶貧車間,吸納1961人就業,其中布鞋加工扶貧車間34個。此外,還有317個炕頭“扶貧車間”,涉及1081戶加工戶,就業人員達4340人,其中貧困戶1449人。 “現在自己掙錢了,不僅能補貼家用,還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大家在一起,見識多了,笑聲也多了?!睎|鄉縣拱北灣村村民馬秀花說,每月發了工資后,扶貧車間里的姐妹們會相約去縣城,為家里買生活用品,如今她們的生活處處都是歡聲笑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趙 梅)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